军旅作家胡全良:永续的温情
永续的温情
作者 胡全良
人生如同渡河,亲人朋友皆是渡船上的同伴。雨来了,他们便是遮雨的伞;雪落了,他们便是送温暖的炭。每每思及此处,便不由得感念同船之缘,感念这世间的相逢,亦感念那互相牵挂的温情与祝福。
父母在世时,凡事皆有所依。他们自旧社会走来,踏过荆棘,穿过烽烟,吃过百般苦楚,却始终持守一份厚道,待人接物热情亲切,为人处事大方得体。至今,犹记母亲灯下缝补,父亲深夜归家的身影。他们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却供我读完高中,送我参军入伍。他们虽不识字,却识得世情;虽未远行,却明晓事理。从小到大,他们是心中的倚靠。凡有疑难,求教于他们,心中便有了定盘星。可惜的是,靠山有时也会倒,渡河有时也断流。前些年,父母相继步入另一个世界,我心里一下便如失舵的航船,在茫茫人海中飘摇。
幸而尚有大哥在。大哥是文革前的初中生,参加过红卫兵大串联,担任过大以会计,见识多广,是四乡八邻有名的明白人。这些年,我每次回乡,必与之对坐而谈。大哥说话不紧不慢,分析问题条理清晰,犹如剥笋一样层层深入,最后直至核心。他言谈间常带笑意,从不轻下断语,凡事三思后言。我自忖读书多年,又在外工作,竟不及他那般通透。今年春上,癌魔却夺去了他七十五岁的生命。我立于灵前,但觉人生荒凉,又一只渡船远去了。
大哥既去,方觉察自己于农村的世事知之甚少。自幼读书,而后工作,直至两年前退休,于乡间的人情往来、家长理短、田地种收诸事,如隔纱观物,朦胧不清,有事只得与弟弟妹妹商议。他们读书不多,一居于乡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脸上刻着风霜的痕迹。然而渐渐发觉,他们竟也能出得许多好主意。弟弟虽沉默寡言,却对土地种植收割了如指掌;妹妹虽只初中文化,却深谙人情世故,处理吃穿住用颇有章法。他们给出的主意,不引经据典,不绕弯子,直指要害,犹如乡间的土路,虽不平坦,却最是便捷可靠。
如今我方明白,人生渡船,来来往往,从未停歇。父母去了,大哥来了;大哥去了,弟妹却又补了上来。船上的人或许不同,但那渡河人的心意,却是一般的温暖。他们各有所长,各具智慧,犹如四季更迭,各具其美。
雨中的伞,雪中的炭,原来从未真正离开过。只是换了一种模样,依然守护在人生路上。感恩这同船之缘,感恩所有温暖的相遇。渡船未歇,温情永续,这便是生活最朴素的真理了。
胡全良,男,军人,党员,大校军衔。先后在团、师、集团军、军区宣传部门工作过,陆军政治工作部报社主编,高级职称,先后有千万文字见诸媒体,著有图书两部,其中《较量》一书被解放军原总政治部确定为全军政治工作研究重要参考书目,并在军事博物馆展览。现在退休在北京市朝阳区某休干所。
(编辑:《人民艺术家网》执行主编 马金星)
相关阅读
-
天生我材必有用——来自李白故乡的作家曹发明
-
河南作家马文新书《岳飞传奇》出版发行,展现岳飞创心意六合拳
-
诗人作家、书法家靳新国谈写作的奥秘
-
“作家网签约作家王军诗歌作品研讨会”在京举办
-
军旅诗人王军诗歌6首
-
青年军旅诗人王小明访谈
-
增强文化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张庆和文学创作50年诗人作家联谊会
-
《书香墨韵》-作家张富英学习的力量
-
2023《作家报》新春茶话会暨马光增《泥土情深》张富英《余香集
-
军旅书法家王成志同志应嘱为抗战名将郑洞国学校题写教学楼名
-
“品读孝乡 放歌和也”艺术之旅·第12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在
-
钟永新:四川知名作家王锐《自流井保路风云》出版
-
百名作家走进峡谷城黔江 传承红色基因,讲述扶贫故事
-
2020金秋泰山采风笔会暨第10届中国 作家新创作论坛在山东泰安隆
-
作家高考往事:为什么我平时成绩一般,高考考得那么好?
-
浙江省永嘉中学孟美兮同学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提名奖”
-
南阳小说作家杨维永专题片
-
“作家报·金丝峡杯”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征评颁奖典礼在陕西省
-
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
《作家报》总编张富英向家乡山东阳信捐赠文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