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社区文化 激活能量促繁荣(图)

社区文化 激活能量促繁荣(图)

2016-05-30 13:11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中国新闻文化网

近年来,各地社区文化蓬勃兴盛,既给居民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享受,也为社会带来和谐的力量——

社区文化 激活能量促繁荣(图)

社区趣味体育比赛。

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恒社区的习友文化广场和南湖春城广场,一到傍晚就人山人海,挥功夫扇的、打太极拳的、敲腰鼓的,还有舞钱杆的、跳国标的,一招一式,娴熟大方。近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自发的社区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在合肥经开区,很多社区通过社区文化节、晨晚练竞赛等展示平台,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带动区域文化繁荣。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对于一直以自发性为主的社区文化,政府在关注的同时该如何加以引导?

找准切口 激活文化

周先安是芙蓉社区的文化名人,他和妻子在社区附近的几个广场教居民跳舞,经常两三百人跟着他俩翩翩起舞。但前些年他却很少跳,“既没有场地,也没有氛围,偶尔在小区门口跳,人家还奇怪地围观。 ”那时的他,虽然舞艺高超,但也就是和几个发烧友偶尔在家跳着玩。

“2004年左右,商住小区开始入驻,我们发现有些大爷大妈早上、傍晚在小区外的空场地伸伸腿、踢踢脚,做些锻炼。 ”芙蓉社区管委会副主任黄炜长期关注社区文化,直接感受到群众对文化活动需求的迫切。陆应锦就是这些大妈中的一员。退休后,她身体不好,老伴又走得早,女儿怕她孤单,给她买了个小广播,她就捡起以前学过的太极拳、功夫扇,没事就到小区院子里比划几下,吸引了很多大妈大爷,她就带着这支“非正规军”到处“打游击”,哪有空地就到哪练。

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彭桂贞介绍,“社区文化主要是广场文化,找准这个切入口,我们重点建设了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目前全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处、社区文化活动广场21个、社区晨晚练点20个,同时也为社区文化骨干团队配备了锣鼓、腰鼓、二胡等必需的文化用品。 ”

随着文化活动场所的投放使用,周先安夫妇开始在室外跳舞健身,不断有人加入。夫妇俩自筹资金购置音响设备,晚上在社区广场上免费教居民学跳舞。如今一到傍晚,只要音乐响起来,居民们都往广场赶,一度出现母女同跳、婆媳同舞的场景。一位爱好打麻将的妇女说,现在晚上麻将也打不起来了,麻友们都跑去跳舞了。

据黄炜介绍,居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是以舞蹈、合唱、太极拳、腰鼓这些为主,因为和群众锻炼身体的初衷吻合,组织起来又很方便,所以一直很红火。


         近年来,各地社区文化蓬勃兴盛,既给居民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享受,也为社会带来和谐的力量——

社区文化 激活能量促繁荣(图)

社区文化节也吸引了小朋友的关注。

社区文化 激活能量促繁荣(图)

腰鼓表演。

立足传统 挖掘内涵

每天清晨的南湖春城广场上,一群老人的表演总是能吸引路人的眼光,不少孩子还围在周边学样。在音乐的伴奏下,老人们挥舞着手中的竹竿,敲击肩、腰、腿等身体各部位,发出有节奏的悦耳声音。这是社区居民王先洲带领老人们练习几近失传的“钱杆舞”。

“钱杆舞”发源于我省五河县,现列入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已难觅踪迹。 “老人家骨头脆,关节容易出毛病,这个舞用竹竿点击关节,全身都能得到锻炼,很适合老人们练。我看现在没人会跳钱杆舞了,我不想这门技艺失传。 ”王大爷“野心”不小,想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他用竹竿和铜钱做好“钱杆”,还编出一套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老人们看到这种舞蹈很有特点,纷纷要求一起跳。在社区的组织下,他办了免费培训班,“钱杆舞蹈队”很快就活跃在社区的广场上。 “我的目标是越来越多的人会跳钱杆舞。 ”

对于这些有特点的运动形式,相关部门非常支持,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彭桂贞认为,“社区文化要有生命力,必须要在传统中挖掘能量。如果始终停留于大众通俗文化活动形式,很难体现区域特色,文化创意很难得到提升,也会渐渐失去群众。 ”

该区注重引导,组织建立各类特色文体协会近百家,培训文艺人才、骨干500余人。过去一些很“小众”的文化形式现在也有很多“粉丝”。芙蓉社区89岁的折纸能手刘广英能折出130多种花样的“动物世界”,而且大多都是原创,老人常常担心哪天就没人会这项技艺了。社区得知后,以学校和社区图书馆为平台,为老人提供一个培训空间,吸引了众多折纸爱好者参与,现在老人的学生队伍里男女老幼皆有,老师有劲头,学生热情高。

注重引导 促进繁荣

居民高定凤会唱黄梅戏、庐剧、打腰鼓,最近还在琢磨练瑜伽的事。她看起来很有活力,根本不像60多岁的老人。社区文化的建设,使得原本是农民、成为市民不久的她有了“归宿感”,逐渐地融入新生活。 “前些年,家里土地被征后,我整天无事可做,脾气也不好,老伴孩子都怵我。社区腰鼓队成立后,我感觉生活有了奔头。 ”如今,高大妈是该区两年一届的社区文化节的骨干分子,不但自己演出,还积极组织社区居民排练节目,请老师指导,忙前忙后。“文化节那个月,我比以前干农活还累,但心里舒坦,邻居都说我越活越年轻了。 ”高定凤高兴地说。

合肥经开区每两年举办一届规模庞大的“社区文化节”,2004年以来已举办四届,目前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群众参与人数最多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2011年第四届社区文化节为期近一个月,开展了社区精选节目汇演、优秀书画作品展、晨晚练展示赛等6大类100多项活动,参与者突破12万人次。据合肥经开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介绍,“这是集中性的展示,分散型的演出,每个社区一年举办或参与近60场。 ”

社区文化越来越红火,但文化带头人周先安仍有忧虑:“文化团队平时交流不多,都是单打独斗、自娱自乐,文化创意人才很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多重视我们这些民间文化活动,进行必要的组织引导。 ”

近年来,社区文化事业在各地呈现蓬勃兴盛的态势。社区文化的繁荣带来的是群众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如何将群众的这种自发行为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让社区文化‘软实力’带来的良性影响更好地发挥,产生经济‘硬实力’、社会‘硬效益’,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教师李朝东这样认为。(张鸣、汪贵霞 本栏配图:吴小黎摄) 

返回社区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