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2018-06-20 13:46 315记者摄影家网 马肇祺,张家齐

让端午文化回家

心作文(人大附中 初一)马肇祺


在这个长城脚下的水镇,我终于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题记

小雨悄然送来了端午,山色空蒙,雨亦绮丽,一切清新起来。微雨中,我们跟随老师踏入这北方 水镇研学,就如同穿越来到了屈子的故里。

我们在吴迪老师的引导下首先我前往银笺桥去观看龙舟拔河比赛。一路是古色古香,灰色的砖墙,青色的屋檐,蜿蜒的河道,淙淙流水。古朴又不失精致的民居散发着浓浓的江南气息。

来到银笺桥,祭龙舟已经开始了。身着汉服的主持人宣布请龙头仪式开始。只见古镇里穿着传统红黄传统服的强壮从杨无敌祠鱼贯而出,来到点将台下列队站好。只见队长们挥舞绣着飞龙的队旗,双方队员们整齐排列为自己队伍呼喊助威。之后请嘉宾为两队龙头点睛。仪式过后,队员们登上龙舟,坐在龙舟里用船桨向上撩起水花,分别向岸上的观众泼水致敬。鼓声铿锵有力的敲起来,观众们用自己的全部力量给队员们加油助威,顿时鼓声,划桨声,呐喊声响彻河畔,成为端午节里的音乐符号,丝毫不逊色于一场打击乐。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队员们的肩负的观众的信任。张大嘴,呲着牙,随着鼓声整齐的拼命的向身后划起浆。两船之间的麻绳中间的系着的红球在水面上慢慢的移动,僵持了数秒,黄队终于用自己的力量和耐力赢得这场龙舟拔河比赛。这是我们平生第一次看龙舟比赛,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我期盼望的。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能在河边听到为荣誉而战的好汉们呐喊声。

午饭过后,我们前往大戏楼。路上石板经过雨水的浸润显出特有的生气,脚步踏在凸凹不平的青石板上,我们仿佛已经踏进历史的文化长河里。路两边的都是商铺,家家户户门上挂了驱邪祈福的艾草。在城里很少见到这样的实物,我好奇的靠上前去嗅了一下艾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他的悠悠的清香味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时的端午节。

大戏楼安排了包粽子,沐兰汤还有系五彩绳等活动。对于在城里长大的我们真是迫不急待了想参起其中了。用手拿起用艾叶、糯米和红枣组成的粽子馅儿,放在湿漉漉的粽叶中,用手使劲的按一下,再放馅,在压实,然后把粽叶盖住馅儿,轻巧的折一下,再用五彩丝线使劲的上下作用的缠绕一圈又一圈,再使劲的系上就可以向同学炫耀自己的作品了。放在鼻子上轻轻的闻一下,原料的清香从小小的粽子中飘散而出。从爱国诗人的屈原的投江开始,人们已经把这飘香的粽子作为端午节不可替代象征,不可更改的文化符号。

拿起一个煮熟的粽子咬一口,糯米的绵软和红枣的香甜,加上自己的劳动所得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沉浸在这节日的喜悦当中。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系一根红五彩绳,倒一碗雄黄酒,抹一抹雄黄,感受节日里镇里人送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在这个小小的水镇中,体验者只有在教科书中才可以见到习俗,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拿起一支毛笔,在盛满雄黄粉和成的颜料中轻轻的蘸一下,我们一些疯狂文化爱好者们把脑门伸过去,任凭她在我们的额头轻轻的画上一个王字。然后在我们的手腕上轻巧的系上一根五彩绳,在这五月五日驱毒辟邪的节日里,尽管五毒闹灾的日子已不复存在,但不变的是流淌在骨子里的千年不变的民族文化的血液。丰富的互动内容已经让我深深的喜爱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节日。以前只知道西方的节日好玩,中国的节日就是个吃节,没想想到中国的节日很非常好玩,细细品味更能感觉到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起简单的西方节日,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我又不禁有些失落,老师为了让我们体验一下传统的节日,带着我们驱车两小时来到这个郊外的小镇景区,实在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如此有意义的节日,难道只有在博物馆和景区才可以看到吗?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多么希望在生活中就可以轻松体验到节日文化的魅力啊,希望这些美好的节日早些回家,希望他们回家的路不要太长,希望我们的心灵回归自己的文化家园的路不要太长,期盼着我们的灵魂可以早日栖息在华夏民族。

指导老师:北京市写作学会副秘书长 吴迪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粽子飘香思屈原,龙舟竞渡忆屈子

心作文 (史家胡同小学六年级 )张家齐

薄雾阵阵映端午,山雨蒙蒙忆先人。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和老师一起到北方的水镇研学,去寻找我们的节日文化。我们行驶在郊区的山间公路上,看山间的晨雾与远山组成的水墨大作。天空灰蒙蒙,虽无阳光,但却有另外一种意境。

到达水镇,漫步古朴的石街,有一种穿越的错觉。我们在吴迪老师提醒下赶往举办龙舟赛的银笺桥。那里一场精彩的龙舟拔河比赛正在上演。只两队人马,分别穿红、黄衣服,好似两团鲜艳的火焰,两队列队站在舞台两边,舞台上摆着两个龙头,两队的领队郑重的走上舞台用笔给龙"点睛"。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河面上刚刚准备好的龙舟,也是红黄两色。位于船首的龙头张着血盆大口,精神抖擞,好像要向岸上的人们宣布他的力量。随着双方队员擂鼓助威。

比赛开始了,"咚!咚!咚!咚!"的鼓声配合着奋力划桨的"嘿!嘿!嘿!嘿!"的呐喊声,加上岸边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一曲交响乐响彻云霄。看,每一名船员都拼出自己最大的力气,仿佛是漂泊在风暴中的小船遇到了漩涡一样。场面一时进入白热化,一队想速战速决,而另一队却拼死抵抗。一艘船上十几个人,身体节奏完全相同的后倾,把浆插入水中,再用力向后划,坐在船尾的人用一个很长的浆把持着方向,船首的人更是拼劲全力地敲鼓。两船之间的绳子来回的晃,两船之上的人们拼命的划,岸上的人纷纷喊着自己支持的队伍的名字,或是模仿推、拉的动作,好似自己就在船边一样。

我们的热血也随着呐喊声,涌上心头,龙舟赛出了我们强健体魄,也让人忆起当年楚国的百姓为救屈原而拼命划舟景象,屈原爱民,民爱屈原。人们终因没有赶上而泪撒江河。

船上擂鼓的节奏,由慢至快,再以恒定的速度打节拍,两艘船合奏,绝对不亚于任何一场打击乐音乐会。两队相持不下,所有队员都露出了体力耗尽的疲惫和咬牙坚持的汗水,直到一队筋疲力竭,无力划桨,比赛才算结束。

踏在银笺桥的石阶上,雨后留下的积水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造成了一个个小水潭,打一把油纸伞,走在古香古色的小路上,我们仿佛穿越回到了战国时代的楚国。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白墙灰瓦,延续乐两千多年端午节的习俗在小镇里随处可见。

沿着青石板前行,两边的店铺人家门前挂的一串艾草。当人靠近时,香味便令人猝不及防闯入人们的鼻腔。诱人的清香却不刺鼻。这些原意用来祈福的艾草,不仅可以祛除"邪气",还用其香味,帮人们防治端午出来活动的毒虫,甚至不少现代的蚊香用的原来中还有艾草,小小的几支艾草散发着先人们的智慧。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午饭过后,我们来到大戏楼,开始体验用糯米和粽叶包了粽子。糯米,红枣,是主要粽子的主要原料。粽子不仅是投江喂鱼,也可以保佑百姓的健康。糯米热量足可以帮助人们排除身体内的毒素。粽子投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我们对祖先的思念与对古代大诗人屈原的祭奠,已经从单单的祭祀变成了节日的享受,是对先人的追思。品味三闾大夫"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怀,那因国破家亡而愤慨投江的爱过情怀。屈原,之所以为后世所推崇,不仅因为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先河,更因为他的爱国情怀,一生忠于楚国,生于楚国,死为楚国,他不仅是诗歌的鼻祖,也是后世人爱国情怀的鼻祖。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戏台前,桌子旁,一根五彩绳,一碗雄黄酒。演绎了原封不动的端午气息。虽然现在驱邪避害已经不在重要,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没有停止。老师为我们在手腕上轻轻的系上五彩绳,用雄黄酒在额头上认真的写出的"王"字,随着端午这个传统节日,历经变革,也从一个单纯的祭祀,变化成了一种从装饰、到追忆、到祈福的一种全方位的仪式。虽然到现在,驱邪避害已是无稽之谈,但古人朴素的科学观念却是经久不衰,并以传统文化的形式保存至今,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文化符号,造就了中国的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也同时成就了我们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的变迁中,这些节日承载的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明,保留的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

夜幕降临,老师带着我们点起灯笼。地上的人群成为了一个个行走的月亮,与天空中半轮皎洁的明月辉映,一切复杂的细节都被深沉的漆黑隐去,只有一片模糊的发光点缓缓远去。远处模糊的长城,近处模糊的灯火,演绎了一个不需要光亮的暗夜美景。一盏灯笼,光亮直及自己周围一小片地区,远处黑暗的水镇中千万盏灯在地上映出一片星空,而远处司马台长城的一片灯火就像一个边界,勾勒出天、地、人的界限,但我们的心里却没有这个界限,我们人与这里淳朴的天地,已经融为了一体。

心作文——让端午文化回家(外一篇)

夜晚,行走在回城的路上,我的灵魂却留在了这个节日里。是对先人们智慧的赞叹,从龙舟竞渡到粽香飘漫,中国的古人,将苦难化为坚强,将悲痛化为力量。中国人,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磨练中,越战越勇。端午节,因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投江而变得丰富而厚重。

我们在欢乐中传承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从祭祀,到追忆,到喜庆与祥和,中国人,把一个个悲痛的、惋惜的心情转化为一种力量,在开心的品味美食中健康有力量,孩子们在喜庆的气氛中获得文化营养。我们有着这样的能力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历经几千年历史滚滚河流中冲洗,从历史的优胜劣汰中顽强胜出。这胜出中,有着屈原般的顽强不屈、宁折不弯也有在祭祀屈原的端午节中化苦痛为力量,正是这样的感情交相辉映,成就了中华民族有柔有钢,能屈能伸的民族形象。

我们这个民族,也将在未来的道路上以我们这样的可攻可守的性格中,一定可以在各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越走越远。正像三闾大夫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指导老师:北京市写作学会副秘书长 吴迪


返回读书写作频道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